胡润艺术荟 | 季平:都市水墨语境下的融解与重构

来源:胡润百富
作者:Chris Fei
发布时间:2018-08-10

就绘画而言,都市文化的时尚首先解构了具象写实的图像,泛滥的图像让写实记录显得有些可笑。于是,直观的绘画总是乐意选择表现非直观的形态,并试图由此窥视现代人的灵魂与肉身,随着精神觉悟的深入,这种窥视便会让人越来越深地陷入不可拯救也不可自拔的深渊。



季平


1956年生于上海,现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林风眠艺术研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水墨缘工作室副主任、水墨缘画刊副主编、上海书画进修学院教授。


个展

2015年 巴黎中华艺术节之“笔墨香息”艺术展 

2015年 《都市的怀恋》——季平城市山水作品展

2015年 张培础季平师生展 天津人美美术馆

2016年 “东方墨韵”2016沪港水墨艺术交流展

2016年 《城市山水系列》“风生·水起·墨变”邀请展

2017年 《京剧汇演》2017上海中国画院迎春画展 

2017年 《城市人物系列》等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2017年 《步行街系列》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捐赠作品展 




Part

1



时尚都市的基因融解


与季平兄交往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年前,季平画的杂志插图堪称沪上一绝,无论形式还是线条,不仅描绘精彩,而且于杂志内容都很贴切。后来,季平放弃了轻车熟路的插图,转身都市水墨的研修与实践,将艺术的重心放在都市文化的视觉呈现上。一句转身,似乎说得轻松,若真真在做,却也千难万难,同样的绘画,插图与水墨在思维上经常处于逻辑的对立状态。水墨当代的呈现需要有形式的意味和语言的探索,在这里,思维的路线与呈现的焦点成了艺术家的首要诉求,艺术艰难却是回馈,这个艰难最后成为季平水墨的艺术线索,成为季平视觉的亮点。海上水墨大家张培成老师曾这样评论:“季平近年来以一个艺术家的角度对都市变迁的回望,对都市生态的关切,抱之以深情关注,并渴求以个性化的手法融入他的作品确实是难能可贵。”


《城市人速写·社区车棚管理》 48x42cm 2016


在放弃具象表述之后,季平又进一步将具象的人物造型推向平面化,这样便产生了具有抽象构成关系的视觉结构,在艺术处理上升华了隐藏在物像背后的结构关系。简约的笔墨,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墨韵的意趣,从线条疏密之间的排列组合上,我们能体会艺术家对平面构成的修养和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家对视觉边缘线的处理,于随意的墨色间呈现出极为精准的虚实关系。同样的外理方式,在戏剧人物的组画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上世纪的味道,没见一丝着墨,却能让人感悟到画面之外的气息。


《城市人速写·休息会儿》 57x42cm 2016



Part

2



水墨花鸟的视觉重构



近日拜访季平工作室,偶然见到一组艺术家的水墨花鸟小品,一尺见方的尺幅,一树、一花、一鸟,简约的笔墨,简单的层次,并没有精致的笔迹,也忽略着墨分五色的技巧,就连时髦的“八大”情绪也找不到。在这样的视觉呈现中,我们似乎很难用中国画的思维方式去界定。事实上,在季平的绘画中,总会流露出浓郁的都市气氛,城市风光如此,市井人物亦如此,就连花鸟街景也是满纸的城市味,这一点一直让我很好奇,一树一鸟,然后几笔随兴的淡墨,最后得的却是城味。


《鸟语》六幅 纸本水墨 35x35cm 2016


一组尺幅不大的花鸟小品,却能让观者感受到源自艺术家内心的情绪,所谓季平的花鸟,无非一枝一鸟,简单直白的笔墨描绘着平凡到完全可以忽略的鸟,如果我们用宋元花鸟来与之对应,会发现他们之间很多地方的表现形态是反向的。其一,宋元花鸟以再现自然表达艺术追求,季平花鸟却是以个人情绪书写视觉。其二,传统绘画历来讲究计白当黑,季平花鸟却以黑衬白。画面中黑、白、灰三个层次异常分明,大面积的背景并未采用传统的染色技巧,只是用最本质的笔触书写出一个平面,其间的笔痕随兴直白,这会让观者联想到表现主义的一些处理方式。譬如取名为“静观”的小品,画面中一根斜线横贯三分之二处,不知所云的小鸟竖立于画中,所谓的鸟尾只是二大笔书写的墨迹,墨迹上随手点了几点白粉,白粉的斜向书写与背景的纵向处理不仅起到了视觉语言的丰富性,在某种程度上又将极不平衡的构图消融了许多,最后的落款似乎是整件作品最可称道的设置,以绘画的笔意书写并将其成为视觉的一部分,一反常态的用印又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平衡。



有评论家这样说:“第二自然”是一种人造形态,蕴含了抽象的思维模式;人造形态可以发展成具象的,也可以发展成抽象的艺术形态;这不是凭感觉、凭冲动可完成的,这必须是经过长期学习、长期积累、长期思考后方能逐步完成的创造过程。随意的笔墨在宣纸上留下的痕迹,本质上破坏了作品的呈现,无意间又添加了画面的视觉张力。小品意大,背后的精神指向便是存在于视觉之中的“第二自然”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