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相处下的余启平

来源:胡润百富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7-26

我会突然想到画写意水墨的轻松,写意的即兴之下,豁然意会的笔墨效果令人陶醉的快感。 可是工笔就是这么磨人耗费精力,也许这是命运,是血型与星座使然。 写意的水墨我肯定不会放弃,工笔我也绝不甘心于此。 ——余启平

余启平是一位身处艺术现场的资深的艺术家,从学校毕业后即去了《江苏画刊》当编辑。八十年代的《江苏画刊》是一本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杂志,《江苏画刊》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贡献巨大,而身处其间的编辑余启平,这一时期应该是其厚积薄发的出发点,事实是,我们能够在他今天的作品中找到那一份横贯时空的淡定。


《無言》71x131cm 纸质、水墨、设色


yu2_副本.png

《天远地偏》92x130cm 纸质、水墨、设色


以工笔的名义“造境”

“我这人,B 型血,处女座,是众文青鄙视的那种类型。好在只是我对自己苛刻,尤其是对自己的作品更是挑剔、严格、斤斤计较。当然挑剔、纠结未必就能画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只是觉得,我这样的秉性更适合画画或者做一些手工劳

动。”截取这段艺术家的自白,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这段文字来阅读余启平的画,工笔也好,写意也罢,艺术家的创作线索却是不会变的。我们先聊工笔,工笔似乎是余启平的专业,余启平的工笔绝对会让人联想到勾、描、染、摹这些传统的技巧,在画面表象无意义的背后,艺术家深刻地创造着“意境”,余启平说自己喜欢“造境”,喜欢用种种貌合神离的幻想元素造出自己的意境来。

《无题》,就画面气氛而言,距传统工笔有点远,艺术家以安藤中雄的建筑标准在纸本上建了几堵墙,因为墙的位置很莫名,所以倚托墙角的人物也就一起呈现着莫名,其间,一树一竹看似在平行的线上独立地存在着。平行线上,又是那堵意念中的墙,野蛮地切割着画面的彼此,不远处的院门出人意料地呈现着方形,传统院门一般会或月、或圆的述说古老的“天圆地方”,余启平出人意料地将它方了。院门后,玲珑正探着自身的斑驳。这些本应传统的元素,因为外形的改变,使得画面的语境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这个也许就是艺术家所说的造境。余启平说:“我是南京人,要画‘六朝遗梦’之意境”。

《无题》存在着“无意义”的图像表达,这是艺术当代的一种表达方式,“无意义”的图像表达似乎让画面的气氛更纯粹,进而为阅读者提供了赏析绘画本意的途径。所谓“意境”是艺术家自说自话的美好境界,移步换景,能让人想入菲菲,可观可游是想象亦是情境。


《闲愁闲闷闲趣中》50x80cm 纸质、水墨、设色


yu_副本.png

《一心從夫子》45x45cm 纸质、水墨、设色


用写意的笔墨“画图”

余启平原是南京的画家,现居上海,曾旅居日本多年,这段生活阅历让艺术家接触了日本画和大量现代艺术作品。余启平喜欢贯休、梁楷、牧谿,喜欢禅院与高僧的古意高远,这一时期艺术家创作了《红房子》系列,余启平认为《红房子》的创作是出自内在的需求,于平淡中显示的深挚,宁静里透出的远思。《红房子》应该能代表余启平曾经的艺术线索,但他近期创作的“风吕系列”却将他的艺术实践升华至另一个高度。

“风吕”直译于日语中的“洗澡”一词,纵观整个时期的创作,却并未找到一丝和风意蕴,曾为此问过艺术家,结果,余启平说他只是在借题发挥。借“风吕”一词表达中国文人绘画的传承,其背影有艺术家的个人经历,也有明代文人绘画的艺术线索,那些中式庭院和有意无意间的情色指向,总会让人想到“金瓶梅”、“玉蒲团”之类,总会让人想到“李渔”或者“仇十九”。

我们以《一心从夫子》为例,艺术家叙述着这样一个场景:设置的舞台中央,一间瓦房,房内一眼镜者正仰天横卧,对着时空无绪地抽烟,其间、书桌安静,小猫安静,就连偶尔路过的云也是呈现着安静。画的书鉴为“一心从夫子,无心染尘凡”,到此为止,一切安好,当我们深入阅读,就会发现诸多的破绽,譬如西式的浴缸后那件紫色的薄衫,譬如那杯尚未入口的红酒,那棵置于画面正中的盆栽,无一不在暗示着情与性的开始或结果。如果再深入,我们便能寻根至传说中的唐伯虎的春宫画。还有在这一系列中的标志性物象,那片黑白相间的地板,这类配置“阿玛妮”用过,但更多地被用在了“风月”之地,也许这也是暗示。所以“无心染尘凡”是艺术家借喻的线索,最后的指向就是隐匿其背后的“尘凡”二字。


yu3_副本_副本.png

余启平

1980 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主修中国画;

1984 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担任《江苏画刊》编辑;

1991 年获得赴日本的艺术家签证从事艺术创作。


个展

1992 香港城市画廊 香港

1996 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 北京

2000 Imura Art Gallery 京都

2001 Fuji Gallery 大阪

2003 Coju Gallery 京都

2005 东京映像 东京

2007 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馆 京都

2010 J·Gallery 上海

2011 阁蕊莉画廊 上海

2015 上海大韵堂艺术馆 上海

2017 上海梧桐美术馆 上海